中新網海口9月14日電 (王辛莉鄧奧賽)隨著對海上絲綢之路(以下簡稱“海絲”)的探討不斷深入,海南作為“絲路”重要一站引人註目。從海南視角如何看“海絲”?它對今天的海南有何啟示?近日,記者專訪海南知名歷史文化學者、海南大學副研究員張朔人先生。張教授勾勒出一幅歷史縱橫下“海絲”之於海南的滄桑變遷。他稱,瓊島理應以史為鑒,有為當今。
   何謂海南視角的海上絲綢之路?
  張朔人教授表示,海上絲綢之路是以海上經濟往來作為依托,涉及範圍包括東海至朝鮮、日本,南海至東南亞、非洲等地。南海海上絲綢之路是指經中國南海至海外的海上貿易線路。他強調,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對海上絲綢之路作一界定,“海上絲綢之路不僅限於官方行為,民間行為交往也應屬其中一部分”。
  張朔人研究發現,以海南為視角的南海海上絲綢之路放在官民互動的背景下來探討,“就別有意味了”。以海南、南海為核心的“海絲”有兩個重要時節點:一是明代及其以前,以官方背景的活動為主;二是晚清之後,官方淡出“海絲”民間異常活躍。他認為,官方行為的“海絲”體現了友好、經濟式的外交戰略,是一種中央政府與藩屬國之間的朝貢貿易。
  鴉片戰爭之後,中國官方在南海與其它國家的海上往來幾乎不復存在,但民間來往卻很熱絡。此時,海南開始大量向東南亞諸國移民,民間交往成為“海絲”重要補充。
   三條“海絲”先後穿越瓊島
  張朔人稱,圍繞海南島,從歷史先後順序來看,“海絲”有三條線路。
  最早出現的是西線。據史料記載,漢武帝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,在海南開置珠崖、儋耳二郡,標志著海南島被納入國家管理體系。西線從廣東徐聞、廣西合浦以及今天越南中部日南設置的軍事機構為起始點,穿過瓊島西部海域,到今日的印度南部的斯裡蘭卡。
  第二條航線是東線。出現在唐代中後期,以廣州港為起點,或廣東江門出發,經文昌的七洲列島到東南亞方向。
  第三條航線也是最晚出現的則是南線,它主要是官方航線,無論其起點港在福建泉州、江蘇經西沙群島南下。據悉,從前些年被髮現的宋代華光礁I號沉船,以及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路徑,此時的“海絲”已然“拋棄”了海南本島,多從海南島南部水域穿越過海。
  明代朝貢貿易“一年一貢”給海南帶來沉重的負擔,正統二年(1437),瓊州府知府陳瑩向朝廷反映改為“三年一貢”。
  “海絲”給偏居一隅的蠻荒海島帶來巨大變化。張朔人說,朝貢貿易發達,使海南島港口功能性分佈明顯,出現了畢譚港(現三亞港)、大蛋港(寧遠河入海口東側,今已廢棄)、望樓港(今樂東黎族自治縣樂羅鎮)三大港口,其中畢譚港由明代時期的占城(今越南南部)使用,大蛋港是所有的民間船隻使用,望樓港是南海藩屬國官方使用。
   “海絲”對海南烙印深刻
  張朔人認為,海上絲綢之路之於海南烙印深刻。
  首先,“海絲”的官民互動護衛了南海。在他看來,“海絲”官方往來消失後,海南島民與東南亞諸國等民間來往持續,佐證該區域屬於中國領地,人們在“海絲”的往來成為對國土最好的護衛。
  其次,“海絲”是重要的經濟循環。“海絲”帶來經濟繁榮,促使更多瓊島百姓在海上討生活。他談到一位靠出海發跡的海南文昌船主黃學校。1920年時期,公螺螺殼是飛機塗料重要添加劑。黃學校通過組織海南漁民抓螺,將螺殼、螺肉銷往新加坡“九八行”而發跡。
  其三,“海絲”是海南重要的人口流動往返線路圖。張朔人分析,1858年簽訂《天津條約》使瓊州成為十大開放埠之一,海南開始出現規模化海外移民。現今瓊海、文昌成為著名僑鄉。
  張朔人坦言,海南應以史為鑒,思考如何在新時期更好地在“海絲”發揮作用。他說,國家現在重啟發展“海絲”,海南應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,抓住新時代的契機。(完)  (原標題:學者:從海南視角看海上絲綢之路的變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23hidm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